其实这世界就是充满矛盾,贵公司的产品依赖高音质推向市场,但是要为广大听友所接受,首先要适应市场的需求,在有效保障音质的前提下,改善产品的外观、操作方面的功能(如显示屏大小、支持中文、按键等),这样才能充分融入市场,贵公司的业务才能大大发展。关键怎样调整这个矛盾结合点。
以下是引用clark在2010-5-11 10:19:29的发言:
因为现在是用的单片机单线程方式实现的播放功能,这种单线程方式时实性最好,同时也不能做太多的事,并不是做不了,而是做太多事会严重影响音质(数字部分输出的JITTER)。
对于我们而言用单片机实现大屏或中文都是小儿科,为什么我们不在QA350与QA550用这种方式呢? 重点还是放在音质还原度上面,我们的另一个网站: www.pic16.com
后续我们可能也会考虑用ARM实现更多功能而推出新机器(大约1年后),但这种方式是很难保证音质还原度能达到或高于QA350, 并且成本或售价都会高于QA350许多。
如果是做MP3或MP4这种功能及音质是非常容易,根本不用太多折腾,但我们的产品目标群体与MP3是不一样的。
台电T51其实用料及结构胜过我们是很容易,但是它的音质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一堆功能、触摸屏、操作系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