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箱实用知识小贴士:煲机详解
音箱的磨合期被行内人称作“煲机”,英文的叫法是“Run in”,煲机的过程犹如健美运动员锻炼身上不同部位的肌肉,也有音响界同仁将之比喻为武林高手打通身上的七经八脉的过程。
其实煲机就是一种快速使器材老化稳定的手段和方法。有些元器件例如晶体管、集成电路、电容等在全新的时候电气性能不稳定,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才能逐渐稳定成行。对于音箱而言,对扬声器的煲也是煲机中的一个重点部分。
煲机实际是人为的以非正常使用的方式加速器材进入成熟期的过程,一般是让器材连续工作一定的时间。而未“煲”过或未“煲”够火候儿的音箱,声音的特点可以用“紧、冷、硬、粗”四个字来形容,而“煲”后的产品则醇和、顺滑、细腻很多,仿佛发酵不全的新酒与陈年佳酿相比一般,它们的“味道”是大不一样的。"煲”就是要文火慢炖,慢功出细活。
虽然骨灰级的发烧友有专门的可缩短时间的“煲机”过程和相关方法,但是一般的音频器材使用者或低端用户也可以不刻意模仿“煲机”的做法,每日听它几个小时,顺其自然地使用,经过几个月以后,大抵也就完成了“煲机”的过程,进人了靓声阶段。
有步骤、有效率的煲机一方面可大大缩短Run In时间令音响更快进入到最佳状态,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全面、均衡的将扬声器在全频范围工作热身,已经使用了一段颇长时间的音频器材表面上来听已经觉得煲够了,但在经过专门的煲机过程之后有明显的声音改善。
一套系统,首要的是高中低频各频段要平衡,频宽最起码也要达到20HZ-20KHZ这个底线,低频表现要厚实、宽松、有弹性、有重量感、有冲击力,中频要厚润、通透、甜美,密度高,高频要顺滑、飘逸、泛音广、有厚度、有粘性、不刺耳,场感比例、定点准确.